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婺源
【婺源旅游推薦:中國最美鄉村 渾然天成的和諧之美】婺源的美,并不光在于花春金秋、炎夏霜冬的季節輪回,也不全在于小橋流水人家、古樸宛然的外衣,以及那豐厚深蘊的徽派文化。身臨其境中不經意的一瞥,透過濃密的樹林,山腳下的溪流邊,民居房頂飄升的裊裊炊煙,落日余暉映射著的高高馬頭墻,悠閑安逸的家禽家畜,還有,參天古樹下的溪邊石階,浣衣女歡快地捶打著衣物,那一幅幅天然佳成、天地合一的畫卷,與當今喧鬧的塵世形成了極強的比對,不覺然的,便就將人帶回到了夢中的遠古時光...
婺源旅游資源概況
有著“中國最美的鄉村”聲譽的江西婺源,因了境內的藍天、青山、小橋、流水、人家、粉墻、青磚、黛瓦那天人合一的生存因子,猶如幅幅意境深遠的山水畫,呈現出夢幻般的世外桃源,展示了世所罕見的田園鄉景,令人有著歸真返璞和超凡脫俗的感覺。
黃山歸來不看岳,婺源歸來不看村。婺源鄉間之美,在于渾然天成的和諧?!扒嗌较蛲碛幋?,碧水含春傍檻流”,無論是民居還是村落的設造,無不講究人與天、地、山、水的融洽關系,或枕山面水,或臨溪而居,山山水水皆成人“家”。形成此間,村村是畫,步步皆景。山水間飄渺著的朦朧霧紗、古意盎然的民居、彎彎的石徑、拱型的廊橋,青山碧水環繞其間,全然剔透著一派水墨丹青的韻味。
婺源美景以油菜花田為最,每年春暖花開,萬畝梯田如鏈似帶,令每一位旅行者驚嘆不已。2013年,婺源江灣景區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婺源全縣擁有AAAAA級旅游景區1家、4A級旅游景區7家,是全國4A級旅游景區最多的縣份,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整個縣命名的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婺源是當今中國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全縣有完好地保存著明清時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棟、古民宅36幢和古橋187座。村莊一般都選擇在前有流水、后靠青山的地方。村前的小河、水口山、水口林和村后的后龍山上的林木,歷來得到村民悉心的保護。自1992年建立自然保護區后,河流、林木、古民宅、古樹、古橋、古祠堂、古府第、古樓臺、古碑和珍禽飛鳥保護得更好了,成了全國“生態文化旅游示范縣”。
對中國許多地方來說,油菜花也許沒什么特別,但于婺源,它如奔騰海洋般開得漫山遍野、令人驚嘆?!苞L飛草長三月天,油菜花開滿山間”,當春的細雨潤濕了婺源的山巒,油菜花也漸次綻放姣好的容顏。佇立嶺上遠眺,那滿眼滿心的油菜花,密密匝匝,層層疊疊,像一張天際無邊延伸的鵝黃地毯。山水間彌漫著一層淡淡的薄霧,依稀可辨的遠山勾勒著朦朧的輪廓,其間漸次漸遠柔和的明黃色阡陌曲彎,如畫筆隨意潑抹在畫布上的痕跡。民舍則似畫家刻意點綴的白花,多了幾分婉約細膩,也充溢著些許尋常人家的鄉情。
趕到了秋天,就又是一番別致的景色。一當踏進婺源,仿佛走進了秋霜染色的顏料世界,處處是驚艷的美麗,五顏六色的。秋意是醉人的,漸入秋時,婺源便成了彩的海洋,濃淡相宜的色調便就映入眼簾。那挺立于古村落前后連片生長的香楓樹火紅一片,高大的紅楓與白墻黑瓦馬頭墻掩映為一體,形成別具特色的楓林景觀。山溝山頂,漫山遍地、千樹萬葉;色彩紛呈、風催葉動;一樹引領,滿山呼應。極目眺望,遠山近坡,滿山紅葉競相爭艷,似紅霞繚繞,情趣盎然。粉黛的民居、幽綠的植被與楓林之紅交相輝映,構成了婺源鄉間別樣的風光。
在冬季,那個蕭殺的“寒”字兒與婺源完全遠離了,徜徉于婺源的鄉村之間,分明能感受到婺源冬日的溫潤。陽光格外的親切而絢麗多彩,青山褪去了它的濃裝淡抹,恢復了它本原的莊嚴。彎曲的河水靜靜地流淌,水面的晨霧露出朦朧的睡姿。小橋、流水、人家風度猶存,笑迎八方賓朋如昨。鴛鴦湖良好的環境,吸引來萬千對候鳥鴛鴦前來過冬,那是中國罕見的、十分壯觀的場面。間或有銀裝的披飾,雪后的婺源,在陽光照耀下是相當的嬌艷撫媚,其美是無以言喻的。冬臨婺源,徹底地擺脫了城市的喧囂和空調暖氣,讓人可恣情地放松,沐浴著冬日里的陽光,享受著鄉村的清新氣息。飽賞著婺源的季節景色,徜徉于鄉村的街街巷巷,撲面而來的是一股股陳釀般醇厚的文氣。隨處可遇的一棵古樹、一株老藤、一堵殘墻、一眼深井、一座廊橋、一處民居,都可能蘊含著一個歷史的典說,成就一道歲月的風景線。古老的石板街與斑駁的風火山墻是婺源自唐宋以來的歷史見證。那從門檻里走出婺源的人,曾經傳回的是“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
的確,婺源讓人無法不去留意,無法不去追尋。當回過身來,只有河溪中的幽水還清,苔藻斑駁寂寞,林木樹葉的回響變作了幾塊青石、幾許松風,明澈的月光下,古民居風華褪盡,留下的是歷史沉淀后最本真的基色。
婺源不僅自然風光秀美,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古有“書鄉”的美稱,從宋代以來,婺源出了文學家朱弁、理學家朱熹、纂刻家何震、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等文化名人。婺源是我國古建筑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間處處掩映著飛檐翹角的民居,其中汪口俞氏宗祠氣勢雄偉、工藝精巧,被專家譽為“藝術寶庫”;紫陽古街上保留著朱熹祖居;建于隋代的詹氏一世祖墓每年都吸引著上百萬的臺灣詹氏后裔前來觀光、祭祖。
婺源的地方物產以四種顏色為代表,綠色是婺源綠茶,“婺源綠茶”以其“顏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的獨特品質,唐載茶經,宋稱絕品,明清入貢,中外馳名;白是色白、汁多、肉嫩、皮薄的江灣雪梨;紅是荷包紅鯉魚,具有形如荷包色鮮肉嫩的特點,是國宴珍品;黑是指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的歙硯,因徽州古稱歙州,婺源所產硯臺便以歙命名。此外,還有酒糟魚、香菇、筍干、山蕨等天然綠色山珍食品,以及地方特色竹木工藝品。
婺源是恬靜寂然的。婺源的歷史,就如那彎溪上的木筏,在水面悄無聲息的漂逝,只留下延綿不斷的漣漪?!疤鞎r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在未來的時間隧道,在那方天地與人文極佳媾合的土地,婺源的歷史將會怎樣的延續?
婺源旅游景點推薦
婺源江灣。江灣位于婺源縣東部,距婺源縣城28公里,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文化與生態旅游景區。江灣文風鼎盛、群賢輩出,由宋至清孕育出狀元、進士、與官宦38人;傳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列入《四庫全書》。村中還保存尚好的御史府宅、中憲第等明清時期官邸,又有徽派民居滕家老屋、培心堂等,以及徽派商宅,及2003年重修的蕭江宗祠,極具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2013年1月17日,婺源江灣景區被國家旅游局授予“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成功創建國家AAAAA級旅游區。同時,婺源國家鄉村旅游度假實驗區正式揭牌。
婺源江嶺。江嶺位于婺源縣東北部,距縣城45公里,總面積38平方公里,每當春暖花開時,萬畝梯田如鏈似帶,黃燦燦的油菜花與遠山、近水、粉墻、黛瓦相映成趣,構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畫卷,在這里您可以盡情的釋放,讓心靈自由飛翔。
這是婺源田園風光的代表。從江嶺開始,公路始終在山間盤旋,從江嶺向下看,只見層層梯田,曲折的線條,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邊聚集的三、四個村莊,四周圍繞著青山,構成了一副極美的婺源農村風光畫卷。當你站在山頭俯視山下層層梯田,梯田如鏈似帶,從山腳一直盤繞到山頂,高低錯落,壯麗雄齊,水面和藍天交相輝映,就在如詩如畫般是畫圖里點綴著一小撮粉墻黛瓦,分外可親。
婺源篁嶺。婺源篁嶺景區由索道空中攬勝、村落天街訪古、梯田花海尋芳及鄉風民俗拾趣等游覽區域組合而成。景區致力于打造成美術攝影及影視創作基地、農家民俗生活體驗基地、農耕文化展示基地、休閑度假基地等,最終將篁嶺景區打造成全國最具民俗特色的文化藝術影視村落。
陽春三月,江西婺源篁嶺山間油菜花全面盛開,層層疊疊的油菜花梯田蜿蜒于山嶺之中,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梨花,
點綴在漫山遍野金燦燦的油菜花田中,形成獨具一格的鄉村田園畫卷,春風吹過,生機盎然。篁嶺油菜花海梯田被網友評選為“尋訪全球十大最美梯田”之一。
石門山峽谷。婺源石門山峽谷位于江灣鎮前段村石門山,峽谷有幽谷,瀑布,奇石、世外田園等五大特色自然景觀。景區把山水文化、休閑文化、養生文化、愛情文化、拓展文化融會貫通,打造成集休閑、避暑、游樂于一體的森林水上悠樂世界,是人與自然游樂的極佳去處。峽谷隨峰而轉,溪水繞路而行;淺灘奇石林立,深潭怪魚藏底。峽谷綠樹成蔭,清涼幽靜,負氧離子高達13萬個/立方厘米,十足“天然氧吧”。一進入峽谷,旅途奔波勞累與喧囂蕩然無存,如同到了另一個世界,心境澄明。
視頻:婺源旅游宣傳片

婺源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婺源地圖地形圖和婺源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婺源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