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會澤
會澤縣,隸屬于云南省曲靖市,位于云南省東北部、金沙江東岸、曲靖市西北部。東鄰宣威市、貴州省威寧縣,南與沾益區、昆明市尋甸縣毗鄰,西接昆明市東川區、昭通市巧家縣,北與魯甸縣接壤。
會澤縣面積5854平方公里,縣城鐘屏鎮,海拔2120米,距曲靖市區254公里,距省會昆明273公里。
會澤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產銅區,其產銅、運銅的歷史長達一千多年。
2006年,會澤八大會館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會澤被《國家人文地理》推薦為中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2013年5月22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會澤旅游景點
會澤風光旖旎、景色別致,民間自古將這些景致概括為“會澤十景”:“翠屏春曉:會澤古城東南一里,翠屏山層蠻疊嶂,林木蔥郁,冬春積雪,四時蒼翠,每年縣城的第一縷春意從這里開始;飲虹云陣:在城西三里,飲虹嶺山下有龍泉,潭水流入義通河,潭中水氣在太陽的折射下,形成了夢幻之景,宛如一道彩虹降臨人間;蔓海秋成:在義通河以下,蔓海已成桑田,每年秋天稻子成熟時,金鐘壩子呈現一片豐收景象,麥浪層層,薄霧淡淡,變幻無常;青龍殘雪:古城北十里,奇石林立,土石相半,宛如龍鱗,酷似青龍;金鐘夕照:古城西南一里,翠屏山西麓,樓閣隱見,夕陽西沉,樹木、廟宇形成金鐘夕陽之景。除此之外,還有龍潭夜月、石鼓樵歌、龍募桃花、水城漁笛、溫泉柳浪景色?!?nbsp;
會澤古城
會澤歷史悠久,秦漢時為古夜郎地,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列為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十省不同風格的會館建筑,多種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偶像崇拜,融各省之長又結合當地實際建蓋的民居民宅,不同的民風民俗及民族風情在會澤這片土地上落腳、傳承和發揚。會澤縣城仍遺留有會館、寺廟100余座,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銅商文化和會館文化。
會澤大海草山
大海草山以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狀況,構成了原始、自然的亞高山草甸風貌。既有內蒙古大草原的神韻,又具有西藏高原的氣勢,樸實、原始、自然,被譽為“中國的新西蘭,滇東北的小西藏”。
大海草山旅游景區位于大海鄉東南部,距縣城42千米,海拔3500~4017米,面積20萬畝。
會澤大地縫
大地縫旅游景區位于縣城東南60千米的雨碌鄉。入口處稱“生命之門”。洞內頂部呈弧形,有上億年巖漿形成的道道褶皺,當地人稱“天花板”,長約20余米。過了天花板,但見青天一線,在綿延曲折的10余千米地縫中,兩山最窄處僅1.6米,最寬處不過20余米。
以禮河風景區
以禮河,原名“以尼河”,出自彝語?!耙浴睘樗?,“尼”為柳,即河邊插柳的意思,故又稱“柳樹河”。以禮河風景區1996年被列為云南省風景名勝區。
以禮河發源于待補鎮的野馬川,沿途匯集鷓雞河、咩則河和待補河。以禮河流經大海、待補、金鐘、娜姑、老廠等鄉(鎮)后,匯入金沙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支流。全長122千米,流域面積2558平方千米。
毛家村土壩
毛家村土壩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大土壩。1958年國家投資4.2億元開工建設,十萬大軍歷時十年建成。壩型為粘土心墻式多種土寬壩,壩高80米,壩底寬491米,頂寬8米。集雨面積868平方千米,總庫容5億立方米。水庫供中國華電云南發電有限公司以禮河發電廠發電用水,設計年滿負荷發電量16億千瓦時,年平均發電量12億千瓦時,庫區灌溉面積13萬畝。
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
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位于金鐘鎮水城村,會澤十景之一的“水城漁笛”景致及水城漢代古墓群所在地?!八恰敝?,因當時該城四面環水,故稱“水城”?!盀趺砂蹴纭比旱翊A⒃谒菙U紅文化生態園半山腰,為紀念1935年紅九軍團在此擴編新軍修建。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滇東北烏蒙山區中部,距縣城54km,在東經103度15分~22分,北緯26度38分~45分之間,海拔2490~2900m,年平均氣溫9.8攝氏度,有大橋、楊梅山、李家灣、磨盤卡和地得卡5個村委會。會澤至巧家的公路從躍進水庫水庫右側經過。水庫水域面積793hm2,庫容達5x106立方米,周圍有華山松、云南松。這個高原湖泊的形成,改變了當地的氣候環境、資源環境,每年冬末春初,黑頸鶴、灰鶴、斑頭雁、黃鴨等數千只涉禽和水禽飛到這里越冬。
視頻:會澤深度游

會澤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會澤地圖地形圖和會澤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會澤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