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檳城
檳城
檳城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聚居區,因檳榔島上的檳榔樹而得名,有眾多的名勝古跡,也被稱為美食天堂。
2013年2月22日,雅虎網站公布世界八大退休后最適合居住城市,馬來西亞檳城州首府喬治市被選為世界第四大退休后最適合居住城市,在這評選中檳城是唯一入選的亞洲城市。經過英國的考察中,檳城也隨之在2013年獲得歐洲頒獎的最佳市政局獎。檳城喬治市亦在2013年獲選入“亞洲最宜居城市”的名單,取得第八名,也在馬來西亞各大城市中居首,經濟排名第一,吸引各大集團前來投資。2014年,檳城獲得“全球40個最佳旅游勝地”的第八位。
檳城亦稱“檳州”,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之一,位于西馬來西亞西北部。位于馬六甲海峽的整個檳城被檳城海峽分成兩部分:檳島和威省。威省的東和北部與吉打州為鄰,南部與霹靂州為鄰;檳島西部隔馬六甲海峽與印尼蘇門答臘島相對。光大為檳城著名地標。州首府喬治市是檳城重要港口,是首都吉隆坡和新山市之后的全國第三大城市。
檳城1786年被英國殖民政府開發為遠東最早的商業中心,當時從國外大量引進勞工,也把他們的文化及傳統一并帶入,造就了檳城現有的獨特景色、遺跡和本土風情。今日的檳城已是一個反映東西方獨特情懷的大都會,有“印度洋綠寶石”之稱。檳城不僅以多元文化和諧發展著稱,而且以“電子制造業基地”享譽全球。檳城的經濟是以貿易、工業、旅游業及農業相混合的經濟體。檳城提供的旅游方向較為全面,除了古跡游、探索美食及海灘,另外還有生態旅游、展覽與會議、購物以及醫療旅游。
檳城的某些地區還保有過去非常古老及典雅的足跡,例如:狹窄的街道、三輪車、廟宇及業者辛勤搬運貨物等景象,這些似乎是屬于被遺忘的時代之印記。歷史古跡得以完整的保留,使檳城首府喬治市于2008年7月7日榮獲聯合國文教科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檳城”意指島嶼本身,素有“東方花園”美譽,馬來西亞旅游勝地之一。檳城范圍包括:檳島:位于馬六甲海峽,行政上劃分為兩個地方政府:東北縣和西南縣;威?。旱孛歉鶕⑽呐f稱Province Wellesley翻譯,然而獨立后官方已正名為Seberang Perai,位于馬來半島西海岸面對檳島的部分,行政上劃分為三個地方,即威北、威中及威南。首府喬治市在檳榔島東北方,是一個古老歷史文化的城市。沿海為狹長的平原,內陸多山地,岸外小島包括木寇山等。
檳榔島南北長24公里,東西寬15公里,面積285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島上最高的檳城山,海拔830米,可乘登山纜車直達山頂,在山頂盡覽全島和海峽的景色。島上有中國式的極樂寺、緬甸式的臥佛寺,也有馬來西亞最大的海港城市喬治市和東南亞第一的跨海大橋。
檳城首府喬治市,面積23平方公里,人口約24.8萬,位于檳榔島東北部,馬六甲海峽北口,檳榔嶼海峽西岸。離大陸3.2公里。年平均氣溫26.9℃,年降水量2434毫米。1786年辟為自由港,為印度一中國航線上的停泊港。后發展成海峽殖民區首府和商業中心。工業居西馬來西亞北部地區首位,生產錫、大米、椰油、肥皂、藤竹器、電子儀器等。20世紀80年代,橫貫西馬來西亞北部的東西(北海一哥打巴魯)大道通車,興建8公里長連結檳城與大陸的檳威大橋,密切了檳城與西海岸帶的聯系, 擴大了腹地。檳城港占全國各港總吞吐量的25%,出口橡膠、棕油、錫與木材,進口燃料、糖與肥料。旅游名勝有龍山堂邱氏宗祠、張弼士別墅、橋生博物館、蝴蝶公園、蛇廟和極樂寺。島內設有馬來西亞理工大學和拉曼大學分校。
檳城亦是新、舊貨品的購物天堂,旅客可在此購得價廉物美的貨物。舉凡各類照相機、各種類的電子及電器產品、服裝、峇迪布料、紀念品、古文物及玩具飾品等,皆可以很低廉的價格買到。
檳城島也以其美食聞名于本區域,食物種類從娘惹美食到小檔口的油飯、炒粿條(河粉)及檳城叻沙等,其食物風味和其他州屬有很大的差別。
檳城的馬來人占42%、華人占40%、印度裔占9.9%、其它民族人口占0.3%、非大馬公民占6.3%。在檳城定居的華人可從分成移民華人與土生華人兩類,後者又可以分成華人後裔與華人同當地人通婚者的後代,即所謂峇峇)和娘惹。雖受西洋文化的影響,日常生活中仍保留部分華人傳統,注重華人傳統禮節、風俗和信仰。
視頻:走進馬來西亞檳城

檳城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檳城地圖地形圖和檳城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檳城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