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神農山
【神農山旅游推薦】神農山曾是炎帝神農辨百谷、嘗百草、登壇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創始人老子筑爐煉丹、成道升仙之所。山勢陡峻,奇峰林立,溝壑縱橫,生境多樣。
群峰壁立太行頭,
天險黃河一望收;
兩岸烽煙紅似火,
此行當可慰同仇”。
——朱德《出太行》
神農山,為國家AAAAA級風景旅游區,位于河南省焦作沁陽市城區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面積102平方公里,共有八大景區136個景點。這里曾是炎帝神農辨百谷、嘗百草、登壇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創始人老子筑爐煉丹、成道升仙之所。
地質特征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屬太行山南端前沿中山地段,整個地勢北高南低,海拔在250~1116.9米之間。其中草凹嶺、紫金頂、小月頂、銅溝頂等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山勢陡峻,奇峰林立,溝壑縱橫,生境多樣。因受地質構造運動,流水長期侵蝕切割及石灰的淋溶作用,形成許多懸崖、深溝峽谷和天然溶洞。溝谷深切,高度在百米的懸崖舉目可見,深溝終年不見陽光,陰森逼人。整個地形可分為三類:一是險坡懸崖地帶,分布在太行山南沿1~2公里地段,從海拔200米拔地而起,突然升高到700~800米,坡度在45°~90°之間,巖石裸露,土壤瘠薄,植被稀疏,多為險坡懸崖,人們難以攀登。二是險坡緩沖地帶,海拔在700米~900米之間,人稱二站,坡度在20°左右,土層深厚,植物生長良好。三是山頂緩平地帶,面積較大,地勢平緩開闊,形成許多小平地、小盆地,水份條件好,多為酸性土壤,適宜多種植物生長。
水系水質
自然保護區屬黃河水系,是仙神河、云陽河、逍遙石河、丹河的發源地和上游,這幾條河匯集沁河注入黃河。源頭地區地形復雜,形成許多半輻射狀的山澗溪流,溝谷深幽,河道狹窄,多彎曲,比降大。有些地段流水洪積成積梯瀑布。河水流量隨季節變化,汛期多雨,流量大;冬春少雨,流量小,甚至斷流成為季節性河流。保護區內由于山高林密,植被覆蓋率高,降雨量較平原多,加上石灰巖淋溶的結果,形成許多山泉,終年不涸,有的溝底形成地下河,水聲潺潺,卻不見流水。水質良好,據同濟大學化驗測試,富含多種礦物質,有益于人體健康,可直接飲用。
風景宜人
神農山自然風光優美。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氣勢雄渾,三大天門較泰山早154年。遍布16000余株珍稀樹種龍鱗松的白松嶺,一嶺九峰,猶如巨龍橫亙山巔,被地質專家形象地譽為“龍脊長城”。神農山植被覆蓋率高達90%以上,被稱作“天然氧吧”。這里有植物1912種,名貴中藥材300余種,至今流傳著“神農谷里走一遭,有病不治自己消”的俗語。神農山動物種類繁多,有陸棲脊椎動物260余種,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國家二類珍稀野生保護動物太行獼猴,共有3000余只,分屬9個獼猴群,它們就像是大山里的9個原始部落一樣,或在斷崖石壁間騰挪跳躍,或與游客嬉戲逗樂。
文化深厚
神農山文化底蘊厚重。遠古時期,炎帝神農在此設壇祭天;西晉女道士魏華存在此修道42年,著述了被稱為“四大天書”之一的《黃庭經》,并創立了道教上清派;北魏高僧稠禪在此開鑿太平寺摩崖石刻,興建云陽寺、臨川寺、太平寺和沐澗寺;巍然挺立在群山峻嶺之間的一天門比泰山的一天門還要早154年。韓愈、李商隱等歷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許多傳世佳作。神農山還是祈財、祈福和祈運的圣地,游客到此“一拜神農,生意興隆、五谷豐登;二拜神農,百病全消、平安一生;三拜神農,官運亨通、心想事成”。

神農山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神農山地圖地形圖和神農山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神農山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