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重慶
chongqing
【重慶旅游推薦:壯麗山城】重慶既擁有集山、水、林、泉、瀑、峽、洞等為一體的壯麗自然景色,又擁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峽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爐的濃郁文化景觀。重慶自然景點中,嫵媚者有有仙女山、秀美者有茶山竹海,壯麗者有長江三峽;至于人文景觀,蔥蘢者有北溫泉公園,震撼者有山城夜景。重慶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眾多,有大足石刻、朝天門、解放碑、巫峽、仙女山、芙蓉洞、萬盛石林、豐都鬼城、四面山、釣魚城、天坑地縫、白帝城等。休閑與美食,是這座城市的恒久魅力之所在...
重慶著名旅游景點介紹
截至2017年,重慶國家級風景名勝區7處:長江三峽、縉云山、金佛山、四面山、芙蓉江、天坑地縫、潭獐峽。
截至2010年,重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縉云山、大巴山、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金佛山。
截至2017年底,重慶5A景區8個 :大足石刻景區、巫山小三峽-小小三峽、南川金佛山景區、萬盛黑山谷景區、酉陽桃花源旅游景區、武隆喀斯特旅游區(天生三橋、仙女山、芙蓉洞)、重慶市江津四面山景區、云陽龍缸景區。
重慶必去的十大旅游景點:大足石刻、朝天門、解放碑、巫峽、仙女山、芙蓉洞、萬盛石林、豐都鬼城、四面山、釣魚城、天坑地縫、白帝城。
重慶 - 重慶旅游資源概況
重慶市,簡稱“渝”或“巴”,典型組團式城市,下轄19區15縣4自治縣,是中國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重慶市位于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四川盆地(信封盆地)東南部,地跨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地界東臨湖北省和湖南省,南接貴州省,西依北靠四川省,東北部與陜西省相連。重慶轄區東西長470km,南北寬450km,幅員面積82402.95k㎡,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總面積的2.39倍,其中主城建成區面積為647.78k㎡。
重慶具有三千多年歷史,旅游資源極為豐富,既擁有集山、水、林、泉、瀑、峽、洞等為一體的壯麗自然景色,又擁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峽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爐的濃郁文化景觀。自然風光尤以長江三峽聞名于世。
重慶市共有自然、人文景點300余處,其中有世界文化遺產1個(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遺產1個(重慶武隆喀斯特旅游區),國家5A級景區7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6個,國家森林公園24個,國家地質公園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個。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2015年5月,(中國)研究院日前發布了《2015年中國旅游城市吸引力排行榜》,重慶排名第一,成為中國最具吸引力旅游城市。
2011年,重慶面向全球推出了旅游口號“重慶,非去不可”。4年間,旅游經濟飛速發展,旅游設施提檔升級;重慶已成為僅排在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國大陸最具旅游競爭力的城市。2016年1月1日,“大山大水不夜城,重情重義重慶人”將作為全新的重慶旅游口號亮相。
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長江上游最富有鮮明個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國在歷史的發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間,大自然的熏陶、險惡的環境,練就一種頑強、堅韌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戰而稱。巴人的軍隊參加周武王討伐商(殷)紂王戰爭,總是一邊唱著進軍的歌謠,一邊跳著沖鋒的舞蹈,勇往直前,古代典籍之“武王伐紂,前歌后舞”。
而川劇是巴蜀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它是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等西南幾省人民所喜聞樂見的民族民間藝術,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黃)、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于這五種聲腔藝術經常同臺演出,日久逐漸形成共同的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后改稱“川劇”。川劇中的“變臉”、“噴火”、“水袖”等絕活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含蓄著不盡的妙味,川劇為世人所喜愛并遠涉重洋傳遍世界。川劇名戲《白蛇傳》、《金山寺》更是在國內外流傳甚廣。
古代巴族能歌善舞,其歌舞內容主要是從“戰舞”發展演變而成的巴渝舞,后來逐步成為一種專供表演的宮廷舞蹈。巴渝舞是集體舞蹈,它剛勁有力,富有氣勢,到了漢代,巴渝舞被列為宮廷宴樂,在宮廷慶典時進行演示。
重慶的山歌民謠中各種類型的勞動號子豐富多彩,三峽纖夫與險灘惡水搏斗高唱“川江號子”,打石頭有“石工號子”,抬滑竿的有“報路號子”。自古以來巴人又喜歡“擺龍門陣”(講故事),民間口頭文學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直至今日喜歡“擺龍門陣”依然是重慶民間文學的一大特色。
陪都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隨著國民政府遷渝,重慶成了中華民國的戰時首都,成為內遷學校的集中地,大批有志于民族復興、抗日救亡的青年學子紛至沓來,一大批著名的教育家、學者來渝執教,眾多文化藝術界名流也來渝工作定居,諸如張大千、胡適、傅斯年、林語堂、錢穆、梁實秋、郭沫若、柳亞子、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鴻、老舍等,使陪都文化興盛一時,重慶成為了當時西南地區的文化教育中心。而學府云集的重慶文化區沙坪壩成為當時大后方著名的“文化壩”。從這里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丁肇中、朱光亞、周光召、鄒家華、茅于軾、吳敬璉、丁雪松、王家聲等。陪都文化也成為重慶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塊奠基石。
重慶美食
重慶飲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種材料創作新菜見長。重慶亦是火鍋的發源地之一,并對火鍋這種飲食文化影響較大的。如今的重慶火鍋仍在不斷的創新和完善出多種特色火鍋,有“中國火鍋之都”的稱號。
重慶菜屬于川菜系分支,川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素來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聲譽,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主要特點在于味型多樣。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醬等是主要調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醬、蒜泥、芥末、紅油、糖醋、魚香、怪味等各種味型,無不厚實醇濃,膾炙人口。
休閑與美食,是重慶這座城市的恒久魅力之所在!
視頻:重慶旅游宣傳片2018版
視頻:重慶城市宣傳片2018版

重慶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重慶地圖地形圖和重慶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重慶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