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古窯民俗博覽區
【古窯民俗博覽區旅游推薦】歷代古窯展示區內有古代制瓷作坊、世界上最古老制瓷生產作業線、清代鎮窯、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風火仙師廟、瓷行等景點,明清時期景德鎮手工制瓷的工藝過程以及傳統名瓷精品。水岸前街創意休憩區內有昌南問瓷、昌南碼頭、耕且陶焉、前街今生、木瓷前緣等瓷文化創意休閑景觀。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位于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楓樹山蟠龍崗,占地83公頃,是集文化博覽、陶瓷體驗、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文化旅游景區,是全國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旅游景區。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主要景點有歷代古窯展示區,陶瓷民俗展示區,水岸前街創意休憩區三大景區。2013年4月,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獲得“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榮譽稱號。
元代饅頭窯
饅頭窯是景德鎮宋元明時期使用的典型瓷窯之一,以窯形近似饅頭而得名。有的饅頭窯窯床的平面呈馬蹄形,故又稱馬蹄形窯。燒成溫度可高達一千三百度,并可形成還原氣氛。經景德鎮窯工的不斷探索,元明饅頭窯的營造技藝和燒成技藝達到了我國傳統瓷業此類窯爐的最高水平。
宋代龍窯
龍窯為中國傳統陶瓷窯爐之一,窯爐依山勢傾斜砌筑,形狀似龍而得名。龍窯結構簡單,分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一般以茅草、樹枝等為燃料。造價低、裝燒量大,并可充分利用余熱。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火焰抽力大,可形成燒造青瓷、影青瓷的還原氣氛。龍窯為景德鎮宋代瓷業的興盛作出了杰出貢獻。景德鎮湖田、瑤里、麗陽等多處發現有宋代龍窯遺址。
清代鎮窯
清代鎮窯(簡稱“鎮窯”)為我國傳統窯爐中獨具風格的瓷窯。窯房是穿逗式木構架建筑。全長15---20米,容積為300立方米左右,最高處6米上下。燒煉以松柴為燃料(故又稱“柴窯”),火焰長而灰分少,不含有害物體,適宜燒還原焰,對于白瓷,青花瓷,顏色釉等的釉面呈色效果良好。鎮窯是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具價值的古窯瓷窯。2000年7月25日,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瓷音水榭
用瓷盤為主要材料的新型民族打擊樂器“瓷甌”進行瓷樂表演。瓷樂團第一次在“99”昆明世博會上亮相,引起轟動。2000年,時任外交部部長的錢其琛同志聽完瓷樂后,欣然題詞“奇瓷神韻”。瓷樂團先后赴日本、俄羅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演出,所到之處,均受到熱烈歡迎。
小器作
此作坊主要生產小件器物,生產日用瓷為主,其中包括碗、盅、杯、碟等品種,胎質細膩,造型規整,素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于世。
制瓷作坊
制瓷作坊,俗稱“坯房”,是制作瓷器坯胎兼瓷器坯胎釉下彩繪的工場建筑。具有了明顯的早期資本主義萌芽性質,從而使制瓷作坊建筑也就成為我國古代工業建筑罕見的現存實例,成為我國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存在的實物例證。
明閭
“明閭”有閭門、店鋪、祠堂、民宅等八棟建筑。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園
“清園”有四棟清代建筑,分別為“玉華堂”、“大夫第”、滄溪民宅、窯柴行老板住宅,整個建筑立勢軒昂,用料考究。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火仙師廟
風火仙師廟的建筑建于清代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建筑分享堂及后寢兩部分,面積為485平方米。1989年1月該建筑被公布為景德鎮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窯民俗博覽區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古窯民俗博覽區地圖地形圖和古窯民俗博覽區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古窯民俗博覽區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