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七星巖
【七星巖旅游推薦】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七星巖景區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景。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有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巖巖峰巧布在湖面上,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所以取名為七星巖。
廣東肇慶七星巖位于肇慶市區北約2公里處,景區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面積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境。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巖巖峰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國級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為七星巖。
石室洞由龍巖洞、碧霞洞和蓮花洞組成,龍巖洞以小艇導游,后兩洞可步行參觀。龍巖洞是七星巖開辟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穹隆高大,千姿百態,如夢如幻的景觀,令歷代文人騷客陶醉,并留下贊美的詩篇。石室洞中存各種文體石刻333題,可見石室洞在七星巖風景區中是何等的注目。
七星巖牌坊位于景區中心湖南部,1959年落成,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筑,高12米廣東肇慶七星巖,寬17.5米,四柱三間,柱礎花籃形,四根大圓柱飾以朱紅,仿歇山頂,上蓋琉璃瓦,中門上方鑲嵌著朱德于1959年手書的“七星巖”三個大字,為肇慶的重要標志物。牌坊北側有廣場,面積2.83萬平方米,是集娛樂、休閑、觀賞、購物于一體的活動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動場所。廣場有廣東最大的音樂噴泉,廣場文化在省內頗有名氣,周末游客可在此免費觀賞文藝演出。
蓮湖泛舟最佳觀賞點在紅蓮橋南風情碼頭處。廣東肇慶七星巖此處設有竹排、搖櫓木船、電瓶船等,船在水中行,景色兩岸走,如在畫中游,休閑舒適、快意悠悠。自古有云:“不乘舟游湖,不知湖光之勝,枉來星巖?!?br />
七星巖摩崖石刻位于景區中心,共有531題,其中石室洞有333題,是廣東省保存最多、七星巖外拍最集中的石刻群,1957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石刻以唐為貴,七星巖就有唐刻4題。石刻以漢字為主,還有藏文和西班牙文。漢字各種書體俱全,以楷書為最,行書次之,其中唐代書法家李邕正楷《端州石室記》是七星巖摩崖石刻的珍品。此外,還有唐代王化清、李紳,宋代包拯、郭祥正、祖無擇,明代俞大猷,清代黎簡、馮敏昌的手跡。石刻群文體有詩、詞、歌、賦、對聯、題記,其中詩有252首,陳毅元帥撰詩稱之為“千年詩廊”。
石峒古廟位于七星巖東北部,仙女湖游覽區內。始建于唐初,明萬歷十三年重建,清嘉慶三年(1798)、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古廟置于巖洞中而得名。廟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稱周氏神。因傳說廟中石鐘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稱“出米洞”。

七星巖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七星巖地圖地形圖和七星巖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七星巖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