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格爾木
格爾木
【格爾木旅游推薦:新青藏地理中心,全世界轄區面積最大的城市】昔日茫茫戈壁——格爾木,在滾滾歷史見證下,無數汗水的付出后才留給我們今日的“半城綠樹半城沙”。格爾木居世界屋脊,境內雪峰連綿,冰川廣布,冰塔林立,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此地有長江源頭、萬丈鹽橋、雪山冰川、昆侖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
......
格爾木旅游資源概況
“格爾木”為蒙古語音譯,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處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轄區由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區兩塊互不相連的區域組成,市區位于柴達木盆地中南部格爾木河沖積平原上,平均海拔2780米,屬高原大陸性氣候。
格爾木以東是西寧,以北是敦煌,以南是拉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通往新疆、西藏等地的中轉站。
截至2011年,格爾木市總面積近12萬平方公里,為世界上轄區面積最大的城市,全市總人口30萬,城市人口占86.6%,有漢、蒙古、藏、回等34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69.8%。格爾木市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長江源頭、萬丈鹽橋、雪山冰川、昆侖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榮譽稱號。
格爾木必去旅游景點
格爾木市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侖文化”為軸心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長江源頭、萬丈鹽橋、雪山冰川、昆侖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格爾木昆侖旅游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相繼開辟了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汽車探險、昆侖山道教尋祖、察爾汗鹽湖觀光、胡楊林自然風景、蒙古族草原風情、玉珠峰登山探險等十余條具有旅游線路,相繼建成了昆侖山口、玉虛峰、西王母瑤池、昆侖神泉、萬丈鹽橋、胡楊林、昆侖文化碑林等景點,獲得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榮譽稱號。
昆侖山
昆侖山位于柴達木盆地南部,昆侖山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地位,是華夏兒女的尋祖地,也是神話傳說的會聚中心和仙山圣地。
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分布在柴達木盆地西部的南八仙和牛鼻子梁一帶,是歷經千百年風蝕而形成的地貌。它由各種奇形怪狀的泥巖組成。人們稱此為“魔鬼城”。夏季時常有可以見到“瀚海蜃樓”景觀。
長江源
冰川融水成為萬里長江第一河——沱沱河的原流,位于東經90.7′,北緯33.28′。屬格爾木市轄區——唐古拉山區。長江源頭還蘊藏著豐富的水晶石、硫鐵礦、鉛鋅礦、高原裸鯉、雪雞等資源。山坡和山腳下是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有豐富的耐寒植物及野生動物。長江源和黃河源、瀾滄江源2000年被國家確定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西王母瑤池
西王母瑤池是一座天然高原平湖,是道教信徒崇拜的神湖,距格爾木市區250公里,海拔4300多米,東西長約12000米,南北寬約5000米,面積60多平方公里,最深處達107米,湖面呈如意形,是道教信徒不遠萬里來此朝拜的目的地。
昆侖神泉
昆侖神泉位于昆侖河北岸,是一眼四季不凍的冷泉,被譽為“人間圣水”。
胡楊秋色
格爾木胡楊林海拔高度277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胡楊林。
納赤臺清泉(昆侖泉)
納赤臺清泉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西南約94公里的青藏公路邊,在昆侖山系的沙松烏拉山和博卡雷克塔格爾山之間,昆侖河北岸,亦稱昆侖泉。此清泉雖處在海拔3540米高寒地區,常年冰天雪地,水溫較低,但一年四季從不會封凍,為昆侖山中第一個不凍泉。納赤臺泉水量大而穩定,并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氣體,被人們謄為 “冰山甘露”。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位于青海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察爾汗鹽湖中有好幾個奇特的湖中套湖,一環套一環,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湖中湖”。察爾汗鹽湖的奇觀萬丈鹽橋是一條修筑在鹽湖上的平整寬闊的公路,這座橋造型獨特,與眾不同,它既無橋墩,又無欄桿。全是用鹽修成的,素稱“萬丈鹽橋”。鹽公路光滑平坦,與柏油馬路并無兩樣。路面出現坑凹,用鹵水一澆即可填平。
唐古拉山口
唐古拉山口為青海、西藏兩?。▍^)分界線,海拔約5231米,是青藏公路的最高點。距青海省格爾木市604公里。山口立有為修建青藏公路而獻身的人民解放軍雕像紀念碑,海拔高度碑以及“軍民共建蘭西拉光纜工程竣工紀念碑”。
玉虛峰
玉虛峰海拔5980米,距格爾木市區200公里,地處昆侖中段主脈的北麓,是道教尊神原始天尊的道場、姜子牙曾在此師從原始天尊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玉虛峰相傳為玉皇大帝的妹妹玉虛神女居住的地方,被譽為 “道教的洞天福地” “神山之最”,也是道教朝覲中心之一,道教昆侖派的主道場。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青海省南部,西南部與西藏自治區接壤,東部與四川省毗鄰,北部與青海省格爾木市、都蘭縣相接。距青海省格爾木市200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濕地生態景觀和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三江生態系統最敏感的地區。
三岔河鐵路特大橋
青藏鐵路第一高橋——三岔河鐵路特大橋,海拔3800多米,全長690.19米,橋面距谷底54.1米,是青藏鐵路全線第一高橋,它共有20個橋墩,其中有17個是圓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頂部壁最薄處僅有30厘米。
格爾木自然地理
格爾木市坐標:94.89°,緯度36.42°。府距州府駐地338千米,距省會西寧市710千米,格爾木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市區位于柴達木盆地中南部,海拔2780米。截至2010年,轄區總面積11.89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轄區面積最大的城市,市區建成面積27平方公里。
格爾木市地處歐亞大陸中部,地貌復雜,地形南高北低,由西向東傾斜。昆侖山、唐古拉山橫貫全境,山勢高峻,氣勢磅礴。該市居世界屋脊,境內雪峰連綿,冰川廣布,冰塔林立,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為世界之最,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東雪峰海拔6549米,高峻挺拔,雄偉壯麗,是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盆地地勢平坦,沙丘起伏,綠洲陷顯,鹽湖、堿灘、沼澤眾多,其中察爾汗鹽湖是世界是最大的鹽湖,號稱“鹽湖之王”。
格爾木市轄區屬大陸高原氣候,少雨、多風、干旱,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降雨量年平均僅41.5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以上。日照時間長,年平均高達3358小時,光熱資源充足。唐古拉山鎮轄區,屬典型高山地貌,氣候寒冷,僅有冬夏兩季,年平均氣溫-4.2℃,極端高溫35℃,極端低溫-33.6℃。無絕對無霜期。年平均降水量284.4毫米,年蒸發量1667毫米。
格爾木人文地理
格爾木市的蒙古族以“那達慕”盛會是傳統節日之一;傳統習俗中,主要是人在一生中要過三大喜事,舉行“嬰兒洗禮”、“剪發禮”、“結婚儀禮”,還有祭火、祭天、祭山、祭敖包等一系列祭祀活動和習俗。藏族的文體習俗有賽馬、賽牛、藏棋、對歌、拉伊、藏舞、藏戲、藏歷等。藏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撣塵、除夕、送年、中秋節等。市區居住的回族,每年舉行開齋節、古爾邦節和圣紀三大節日。
格爾木成功申報青藏公路建設指揮部暨將軍樓舊址、三岔口細石器遺址、納赤臺細石器遺址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成功申報命名郭勒木德鎮國家級木雕刺繡之鄉和烏圖美仁鄉國家級那達慕之鄉。

格爾木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格爾木地圖地形圖和格爾木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格爾木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