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旅游推薦】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貌景觀表現出與造山運動的親緣關系,尤其是以主造山期花崗巖“鋸齒嶺”地貌、伸展拉張期花崗巖“巖盤山”地貌、板塊機制下俯沖型花崗巖的“五行山”景觀和碰撞型花崗巖的“卸荷裂解”景觀、殼?;旌闲突◢弾r的“石柱峰叢”景觀等,體現了造山帶花崗巖地貌類型的多樣性。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中國中央山系秦嶺造山帶東部的核心地段,以河南西峽、內鄉、欒川、嵩縣、南召境內的伏牛山為主體,面積1522 km2,在寶天曼國家地質公園、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寶天曼國家森林公園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和南陽獨山玉國家礦山公園的基礎上整合而成,行政上屬河南省南陽市管轄。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中國中央造山系東段,經歷了中國南北古陸碰撞、拼合、造山等地質過程,在秦嶺造山帶復合大陸動力學的研究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伏牛山地質公園地貌景觀表現出與造山運動的親緣關系,尤其是以主造山期花崗巖“鋸齒嶺”地貌、伸展拉張期花崗巖“巖盤山”地貌、板塊機制下俯沖型花崗巖的“五行山”景觀和碰撞型花崗巖的“卸荷裂解”景觀、殼?;旌闲突◢弾r的“石柱峰叢”景觀等,體現了造山帶花崗巖地貌類型的多樣性。以碳酸鹽巖構造巖片和斷裂帶糜棱巖化大理巖為造景母體的構造巖溶--“塑性流變”景觀,體現了造山帶的巖溶地質面貌和異質性特征。水文景觀表現為先成河與后置河交織、河源湖與準平原伴生、瀑布群組疊掛、跌水與甌穴毗鄰,展示了新構造運動節律和河流地貌作用的繼承性特征。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內賦存的西峽巨型長形蛋、戈壁棱柱形蛋等為代表的恐龍蛋化石群堪稱世界之最,“諸葛南陽龍”、“河南寶天曼龍”、“河南西峽龍”、“張氏西峽爪龍”、“河南秋扒龍”、“迷你豫龍”等成為全球恐龍動物群重要組成部分,伏牛山成為研究恐龍生殖習性、破解生物物種滅絕等重大問題重要區域。長期的地質作用下,不同時期的花崗巖形成了老界嶺“峰叢”、寶天曼“峰墻”、七星潭“摞摞石”、黃花曼“石瀑”、老君山“石林”、龍峪灣和白云山“斷層崖”、木札嶺“斷褶山”等為代表的地貌景觀,石灰巖則形成了雞冠洞、天心洞、蝙蝠洞等巖溶洞穴以及重渡溝瀑水鈣華等景觀,充分展示了公園地貌景觀多樣性。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處中國北亞熱帶和暖溫帶氣候過渡帶,是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嶺,植被覆蓋率高、生物資源豐富,是河南省重要的物種“基因庫”和生物遺傳演替的“繁育場”;公園所屬區域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伏牛山,以其豐富的地質內涵、優美的自然景觀、厚重的文化底蘊,是開展秦嶺造山帶形成與演化、恐龍及恐龍蛋相關研究以及科普旅游、休閑度假的理想區域。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西峽園區
中國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西峽園區位于河南省西峽縣境內,主要包括西峽恐龍遺跡園、老界嶺、龍潭溝景區、五道及蝙蝠洞等景區,面積954km2,主要地質遺跡保護面積338km2。
西峽伏牛山地處秦嶺造山帶的重要構造部位,是研究大陸復合型造山帶的“地質檔案館”。園區內有恐龍蛋化石群、花崗巖地貌、喀斯特地貌、水體景觀等,這些地質遺跡記錄了25億年秦嶺造山帶構造演化、伏牛山滄桑變化歷史及恐龍由盛到衰乃至滅絕的過程,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旅游價值。
2006年9月,園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批準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GGN)。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內鄉寶天曼園區
寶天曼園區位于河南省內鄉縣北部的伏牛山腹地,主要包括寶天曼、七星潭、天心洞、云露山等景區及七里坪—夏館恐龍遺跡、馬山口商丹斷裂帶科考區,面積1087km2。
園區位屬秦嶺造山帶重要部位,囊括了秦嶺造山帶華北陸塊南緣所有的巖石地層層序和構造形跡,記錄了區域28億年以上的地質演化歷史,對研究秦嶺造山帶不同階段的造山運動和地質構造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園區的主景觀有:寶天曼花崗巖峰墻“駱駝峰”、巖溶洞穴“天心洞”、七星潭花崗巖“摞石群”以及獨特的南北氣候過渡帶生態系統及豐富多樣的動植物景觀。
2006年9月,園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批準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GGN)。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南召園區
南召園區位于伏牛山脈北支主峰帶上,包括真武頂、石人山、五垛山等景區、喬端科考區等,在建面積187km2。
真武頂高山草甸,伏牛山區有許多山峰被當地人叫做“墁”或“頂”。這些分布在海拔1600-1800m高程而又相對平坦的小區域,在地質學中稱為“剝夷面”。剝夷面是伏牛山地區古地面的直接記錄,其初始高度低于1?000?m,可?代表地形隆升的幅度。?
石人山峰林,伏牛山地區的所謂“墁”或“頂”邊緣多半有峰林地貌景觀帶分布。真武頂北緣處于沙河上游強暴雨中心區,激流沿花崗巖體棋盤格狀破裂系統下切造就了孤峰獨秀、群峰連帶成林的石人山地貌景觀。
五垛山、因五朵花崗巖峰叢相向而立而得名,這里是道教文化的圣地。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欒川園區
欒川園區位于伏牛山北麓的欒川縣境內,主要包括老君山、雞冠洞、龍峪灣、重渡溝、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等景區及欒川古生物化石保護區,面積145km2。
欒川園區地處秦嶺造山帶重要部位,是板塊增生、造山運動、推覆與重力滑脫構造等地質遺跡保存較為完好的區域。園區的主要景觀有:伏牛山最高峰——雞角尖、龍峪灣“斷層崖”、老君山花崗巖“石林”為代表的花崗巖地貌,“北國第一洞”雞冠洞、“北國水鄉”重渡溝瀑水鈣華等巖溶地貌。秋扒―潭頭盆地“河南秋扒龍”、“河南欒川盜龍”、“迷你豫龍”為代表的欒川動物群,對研究區域白堊紀古環境演變、恐龍生活習性及其滅絕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2010年10月,園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批準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GGN)。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嵩縣園區
嵩縣園區位于伏牛山北麓的嵩縣境內,主要由白云山景區和木札嶺景區組成,面積53km2。
園區地處秦嶺造山帶重要部位,系統地保存著造山運動所形成的珍貴地質遺跡,如以玉皇頂、官帽峰等為代表的花崗巖地貌景觀,以木植街破火山口、枕狀熔巖及白土塬六方柱狀節理等為代表的超大陸裂解構造遺跡,以九龍瀑、白龍瀑、黑龍潭等為代表的水體景觀。白云山處于中國北亞熱帶和暖溫帶氣候過渡帶,是長江、黃河、淮河的分水嶺,水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突出。
2010年10月,園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批準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GGN)。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地圖地形圖和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