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西寧
【西寧旅游推薦: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在西寧,信步高原古城街頭,林立的高樓,喧嚷的道路并沒有想象中西部城鎮的那種蠻荒之感。唯有見到穿著絢麗的民族服裝,佩戴炫目碩大飾品的少數民族群眾的身影,才會讓你多少有了一種“身在邊陲”的感覺。西寧的美靜中有動,靈動又優雅。在各民族文化的交匯中,細細品味西寧特有的味道。
西寧旅游資源概況
西寧, “暑旅游城市”、“全球避暑名城榜”、“中國休閑城市”。在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的機遇下,青海省不斷挖掘和開發旅游資源,積極擴大“天路起點,中國夏都,健康之旅”旅游品牌,形成了以西寧為中心的兩小時車程半徑旅游圈,利用已開辟或正在開辟的環青海湖旅游線、黃河源旅游線、唐蕃古道旅游線、宗教朝圣旅游線、世界屋脊旅游線、青藏鐵路旅游線等十條精品旅游線路,充分展示塔爾寺、青海湖、原子城、日月山等著名自然區和人文景觀,以西寧市及富有青藏高原魅力的民族風俗文化。根據海拔高度分類,2000——2500米的中等海拔高度,對人體有強化體魄,增進健康的功能。
西寧地處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結合部,是一個多民族城市,其文化藝術的發展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從文藝形式看,有戲劇、曲藝、歌舞、音樂、民歌等。戲劇主要有眉戶劇、平弦劇、藏戲、燈影戲、豫劇、秦腔。曲藝主要有平弦、越弦、下弦、道情、賢孝。歌舞音樂主要有漢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禮舞、藏族的鍋莊舞以及藏傳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禮、法會時演奏的寺廟音樂。民歌主要有漢、回、土、撒拉族喜愛的"花兒"和藏族的"伊"等。此外,藏傳佛教圣地塔爾寺的酥油花、堆繡、壁畫被譽為"藝術三絕",黃南州的熱貢藝術和湟中農民畫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青海是花兒的故鄉,河湟花兒是西北花兒的精魂,最美的花兒是用三江最純凈的源頭之水澆灌的圣潔之花。居住在這里的漢、藏、回、土、撒拉等各族群眾,無論在田間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趕車,只要有閑暇時間,都要漫上幾句悠揚的“花兒”??梢哉f,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兒”、漫“少年”的金嗓子。青海農民唱起“花兒”,村里的張秀花、王富貴們就會淚水漣漣?;▋簩η嗪H藖碚f象每天的飲食一樣普通?! ?/font>
花兒是產生于青海,并流行于青、甘、寧、新等地區的一種山歌,唱詞浩繁,文學藝術價值較高,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喊l源于臨夏,由于流行的地區不同,加之在發展過程中受到西北各民族文化的影響,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藝術風格。
石峽清風
從西寧東行15公里,便可到達一個秀麗清爽的避暑好去處,那就是西寧古八景之一的“石峽清風”?! ?/font>
石峽,俗稱小峽,在歷史上是以險關危隘著稱的。世治時,它是連通東西交通的要道;世亂時,它又是隔斷兩地的重門。宋代時修筑綏遠關以控制要害地段,后于清代修筑了武定關和德安關。小峽也為人們留下了動人的傳說:昔日此地重山環復、河道不通,有仙人投石擊山,丘巒崩摧,湟水中通,形成了奇峻雄偉的小峽?! ?/font>
而今的小峽,一座鋼筋混凝土拱橋飛架南北,公路平坦如砥,行人車輛川流不息,險關變通途。只不過,游人到達小峽口湟水兩岸時,即便是夏日炎炎,仍覺得涼風習習。當年那“石亂馬蹄稀”的情景已成為一段歷史的回憶?!?/font>
金蛾曉日
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娘娘山,又名金蛾山。山頂有一座天池,每到夏季雨水旺盛之時,天池里水波蕩漾,池畔蝴蝶飛舞,五色斑斕。青海多山,而娘娘山上有一制高點,早晨在山上觀日出,太陽從萬山中噴薄而出,景象壯觀,據說可與泰山觀日出媲美。游人登山觀日出時,朝陽、山花、蝴蝶相映成趣。娘娘山以其幽深秀麗、氣象萬千而聞名遐邇?!?/font>
文峰聳翠
提及這一景點,必然提及西寧南山的一個美麗傳說。據說,人們曾經在南山修建一座閣樓,便有鳳凰落到這兒,當地人視為祥瑞之兆。后來,也是為了企盼當地文風繁盛,人們就在山上修建了魁星閣。如今,這一景致已經不為西寧人所熟悉了?! ?/font>
鳳臺留云
西寧南山又叫鳳凰山,山上有亭,名叫鳳凰亭。南涼時期,傳言“龍現于長寧,麒麟游于綏羌”,由此而來的西寧古八景之一的“鳳臺留云”,成為西寧一勝景。南山以關帝廟為中心的建筑群,始建于明永樂八年,是西寧現存保護較好的明建筑。如今山上的景點均為解放以后新建。由于南山的海拔比較高,所以鳳臺上經常云霧繚繞,自成景致,如今,這些景致作為南山公園的一部分已經開發出來了,并且隨著南北兩山大公園的開發,這些景致的開發會更上一個臺階。
龍池夜月
所謂“龍池”,指的是位于西寧西郊蘇家河灣村西南的一眼泉水。由于這里曾經修建過不少廟宇,所以,歷史上,這是一個香火旺盛的地方。這里的廟宇,始建于明代,后來屢建屢廢,清末稱作“五龍宮”,曾經盛極一時?! ?/font>
如今,所謂的龍池夜月景致我們已經無法欣賞了。但是,想象當年泉水清澈,夜色清朗,明月高懸,猶如江南水鄉般的景致一下子到眼前來了。
湟流春漲
所謂湟水,即指流經西寧城北的黃河重要支流———湟水河,又名西寧河。每當春夏之際,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寧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后注入湟水,遂河水驟漲,波濤洶涌,故稱“湟水春漲”,為西寧古八景之一。如今,湟水河兩岸由于城市建設而日新月異。時值初春,漫步湟水河岸,柳色如煙,公路如砥,高樓林立,夜晚萬燈輝煌映襯著一天星斗,風景宜人。
五峰飛瀑
著名的五峰飛瀑位于互助土族自治縣的北溝腦。因為這里的山峰很像五個手指,所以叫五峰山。這里環境幽雅,泉水眾多,細流飛灑,好像瀑布高掛,至今仍然是青海旅游勝地。五峰山有三奇,即林、泉、洞。人們又歸結了三林、三洞、三泉。三林是松樹林、楊樹林和樺樹林,夏季林木郁郁蔥蔥,繁茂遍野,到了秋季,松青、楊黃、樺葉變紅,層林盡染,風景無限。三洞是東洞、西洞、北洞。東洞深8米、高3米、寬3米,西洞深7米、高2米、寬3米,北洞深10米、高3米、寬4米。洞內露冷苔蒼,別有韻味。三泉是龍宮泉、隱泉、裂口泉。三泉水以龍宮泉水質最好,泉水經石雕龍口噴吐,沿七級石壁瀉下,形成瀑布,水濺山徑,在泉石周圍刻有“山幽林更靜,人間歌不盡,鳥語花香地,泉中水長流”等詩句。從龍宮泉拾級而上,便是五峰寺。
五峰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主要建筑有菩薩殿、龍王閣、玉皇宮、香公樓、同樂亭。近來,亭臺樓閣、繪飾新彩,更加引起游人注目?! ∥宸迳揭彩乔嗪C窀柩莩獎俚?,俗稱“花兒”會,每年六月六,正是五峰山風光最美的季節,五峰山六月六“花兒”會也就聞名遐邇。屆時,西北各路歌手云集五峰山上,引吭高歌,聲震四野,從黎明一直唱到深夜,“五峰六月歌仙會,八鄉四野覓知音”,如此大規模的群眾藝術盛會,為五峰勝景增添了異彩?! ?/font>
北山煙雨
西寧四面環山,南北兩山卻因奇、秀為人所愛。北山便是以奇制勝。西寧北山,又名土樓山。土樓山上曾建土樓山神祠,在神祠的舊址又修建寺廟,舊稱北禪寺,也叫永興寺。早在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記載:“湟水又東,經土樓南,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樓下有神祠,雕墻故壁存焉?!庇纱丝梢?,北山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font>
北山的古跡不少,這也是北山至今還作為西寧的一大名勝而著名的原因。如今,這里還有佛寺、道觀、磚塔、洞窟、壁畫和露天大佛。經歷代的擴建增修,在峭壁斷崖間鑿成洞窟,自西向東依次分布著“九窟十八洞”。高原的氣候乍雨還晴,而到土樓山游玩,最佳勝景則是雨中觀游。在煙雨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土樓山隱約模糊、水墨入畫的意境。站在斗母殿,殿檐滴水如珠,雨幕中的群樓像籠罩了一層輕紗,道路縱橫像是幾筆粗墨,片片樹林猶如淡墨渲染。遙望南山,似見似不見,形隱而神存。唯有北山頂上那座具有唐代建筑風格的寧壽塔,在煙雨蒙蒙中矗立,像是一位久經風霜的老僧,在思謀著蒼茫的人世。
視頻:西寧宣傳片風景版
視頻:西寧旅游宣傳片

西寧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西寧地圖地形圖和西寧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西寧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