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遼寧
【遼寧旅游推薦】一條大遼河,曾彈響多少狂飆壯歌。努爾哈赤新賓嘯聚,八旗軍鐵馬金戈,彎弓射日,經九門口長城血戰,清王朝的發祥,被這片龍興之地穩穩托起。遼寧,今佇立沈陽故宮、“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聽松濤陣陣,猶聞鼓角聲聲。展北國之雄奇,藏江南之毓秀,富名山、秀水、奇石、異洞,兼火辣辣的關東風情,令多少游子,沉醉不知歸路…
遼寧著名旅游景點介紹
截至2017年,遼寧國家級風景名勝區9處:千山、鴨綠江、金石灘、興城海濱、大連海濱--旅順口、鳳凰山、本溪水洞、青山溝、醫巫閭山。
截至2010年,遼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2個: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山頭海濱地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遼寧蛇島、遼寧仙人洞、桓仁老禿頂子、遼寧白石砬子、遼寧鴨綠江口濱海濕地、遼寧醫巫閭山、雙臺河口、北票鳥化石、遼寧努魯兒虎山、海棠山。
截至2017年年底,遼寧5A景區5個 :沈陽植物園、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老虎灘極地館、大連金石灘景區、鞍山市千山景區、本溪水洞。
遼寧必去的十大旅游景點:沈陽植物園、老虎灘海洋公園、金石灘、千山、大孤山、本溪水洞、九門口長城、沈陽故宮、清昭陵、醫巫閭山。
遼寧 - 遼寧旅游資源概況
遼河與黃海、渤海的多重合力,形成了遼寧多彩的自然景觀資源;契丹族大遼王朝、滿族大清帝國等少數民族政權的龍興之地,創造了遼寧具有傳奇色彩之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
遼寧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簡稱“遼”,寓意“遼河流域,永遠安寧”,省會為沈陽市。
遼寧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自然風光秀美,山海景觀壯麗,文化古跡別具特色,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山岳風景區有千山、鳳凰山、醫巫閭山、龍首山、輝山、大孤山、冰峪溝等;湖泊風景區有薩爾滸、湯河、清河等;海岸風光有大連濱海、金州東海岸、大黑山風景區、興城濱海、筆架山、葫蘆島、鴨綠江等;巖洞風景有本溪水洞、莊河仙人洞;泉水名勝有湯崗子溫泉、五龍背溫泉、興城溫泉等;特異景觀有金石灘海濱喀斯特地貌景觀、蛇島、鳥島、怪坡、響山等;人文景觀有以沈陽(陵、廟、寺、城)50余處;旅游度假區有大連金石灘、葫蘆島碣石、沈陽輝山、莊河冰峪溝、瓦房店仙浴灣、蓋州白沙灣等。遼寧的九門口長城、沈陽故宮、昭陵、福陵、永陵和五女山城等六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更多遼寧旅游景點】:棋盤山、千山、鳳凰山、醫巫閭山、龍首山、輝山、大孤山、冰峪溝等、薩爾滸、湯河、清河等、大連濱海、金州東海岸、大黑山風景區、興城濱海、筆架山、葫蘆島、鴨綠江、本溪水洞、莊河仙人洞、湯崗子溫泉、五龍背溫泉、興城溫泉、金石灘海濱喀斯特地貌景觀、蛇島、鳥島、怪坡、響山等、沈陽故宮、清昭陵、葫蘆島碣石、沈陽輝山、莊河冰峪溝、瓦房店仙浴灣、蓋州白沙灣、九門口長城、福陵、永陵、五女山城...
一條大遼河,曾彈響多少狂飆壯歌。努爾哈赤新賓嘯聚,八旗軍鐵馬金戈,彎弓射日,經九門口長城血戰,清王朝的發祥,被這片龍興之地穩穩托起。今佇立沈陽故宮、“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聽松濤陣陣,猶聞鼓角聲聲。展北國之雄奇,藏江南之毓秀,富名山、秀水、奇石、異洞,兼火辣辣的關東風情,令多少游子,沉醉不知歸路。人稱“東方魯爾”,又謂“共和國長子”,為新中國工業崛起,曾孵化出無數神奇。第一爐火紅的鋼水噴涌,第一架噴氣式飛機凌空,第一艘萬噸巨輪入海,第一臺深海機器人大洋探秘,第一個軟件園報曉于知識經濟……
遼寧 - 遼寧自然地理
遼寧省位于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東北與吉林省接壤,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為鄰,西南與河北省毗連,以鴨綠江為界河,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南瀕浩瀚的渤海和黃海。是中國東北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結合部,是東北地區通往關內的交通要道,也是東北地區和內蒙古通向世界、連接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門戶和前沿地帶。
全省陸地面積14.69萬平方公里,占中國陸地面積1.5%。陸地面積中,山地面積8.72萬平方公里,占59.8%;平地面積4.87萬平方公里,占33.4%;水域面積1萬平方公里,占6.8%。海域面積 15.02萬平方公里。其中渤海部分7.83萬平方公里,北黃海7.19 萬平方公里。
遼寧省海岸線東起鴨綠江口,西至山海關老龍頭,大陸海岸線全長2178公里,占中國大陸海岸線總長的12%,島嶼岸線長622公里占中國島嶼岸線總長的4.4%。近海分布大小島嶼 506個,島嶼面積187.7平方公里。沿黃海的主要島嶼有外長山列島、里長山列島、石城列島和大、小鹿島等;沿渤海主要島嶼有菊花島、大小筆架山、長興島、鳳鳴島、西中島、東西螞蟻島、虎平島、豬島和蛇島等。
氣候特點
遼寧省地處歐亞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境內雨熱同季,日照豐富,積溫較高,冬長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東濕西干。全年平均氣溫在7-11℃之間,最高氣溫零上30℃,極端最高可達40℃以上,最低氣溫零下30℃。受季風氣候影響,各地差異較大,自西南向東北,自平原向山區遞減,其中,最高為大連,最低為西豐。年平均無霜期130-- 200天,一般無霜期均在150天以上,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增多。遼寧省是東北地區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間。東部山地丘陵區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區與內蒙古高原相連,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區;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較適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遼寧 - 遼寧人文地理
歷史沿革
遼寧,漢語義為祈愿遼河流域安寧。早在遠古時代,遼寧地區就有人類勞動、繁衍、生息活動。在營口大石橋南金牛山發現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遺址,距今已有28萬年,是迄今為止遼寧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一處人類棲息地。在朝陽市喀左縣發現的鴿子洞遺址及出土的石器,屬于舊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類遺址,距今有5萬年左右。
約在7000年前,遼寧地區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沈陽新樂遺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顯示了遼寧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繁榮景象。
查海遺址,年代已超過8000年,是目前東北地區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龍紋、玉飾被視為中華文明的起源。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距今約5000~5500年,從出土的祭壇、積石冢、神廟和女神彩塑頭像、玉雕豬龍、彩陶等重要文物得出,這里存在一個初具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標志著遼寧地區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自中國周朝時期已經納入中國版圖,西周分封屬燕國之地。春秋戰國時燕置遼東、遼西兩郡。
秦朝置遼東、遼西、右北平三郡。西漢時屬幽州,增設玄菟郡。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在那里設置了樂浪(約在今朝鮮平安南道)、玄菟(約在今朝鮮咸鏡道)、真番(約在朝鮮黃海道、京畿道各一部)、臨屯(約在今朝鮮江原道),史稱“漢四郡”,在其下新設高句麗、上殷臺、西蓋馬三縣。唐朝在此設置安東都護府,統治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后為遼朝、金朝地。后為元朝地,元朝設置遼陽行省,此地屬元朝遼陽行省。明朝時屬山東布政司遼東都指揮使司管轄,下設州、衛。清朝屬遼東將軍轄區,后改奉天將軍轄區,再改盛京將軍轄區,清末改奉天省,后來改名為遼寧省。
視頻:遼寧旅游宣傳片

遼寧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遼寧地圖地形圖和遼寧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遼寧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