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西藏
【西藏旅游推薦:神秘的高原之城】西藏,高原明珠,神秘雪域。西藏以其雄偉壯觀、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聞名。它地域遼闊,地貌壯觀、資源豐富。雄奇壯觀的布達拉宮、被信徒膜拜的大昭寺、熱鬧的八廓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圣湖納木錯、神山岡仁波齊...游歷西藏,可以看純凈的神山圣湖、喝濃郁的酥油茶、聽藏式情歌悠揚、和當地人跳快樂的鍋莊,聽聽那些歷經千年的神話傳說、感受朝圣信徒的虔誠...
西藏著名旅游景點介紹
截至2017年,西藏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處:雅礱風景區、納木措--念青唐古拉山脈、唐古拉山--怒江源、土林--古格。
截至2010年,西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9個: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芒康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珠穆朗瑪峰、色林錯、羌塘、雅魯藏布大峽谷、察隅慈巴溝、拉魯濕地、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截止2017年8月29日,西藏5A景區4個 :拉薩布達拉宮景區、拉薩市大昭寺、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景區、林芝巴松措景區。
西藏必去的十大旅游景點:布達拉宮、八廓街、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羊卓雍湖、納木錯、瑪旁雍錯濕地、班公湖、巴松錯、扎什倫布寺...
西藏 - 西藏旅游資源概況
西藏,全稱西藏自治區,簡稱藏,這座世人眼中充滿神秘的高原之城,位于中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西藏的省會拉薩,歷史氣息濃郁、人文景觀獨特、自然景觀壯麗,是名副其實的“高原明珠”?!?a href="http://m.yt-leyuan.com/index.php?doc-dissertationview-278" target="_blank">西藏旅游景點大全】布達拉宮、八廓街、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珠穆朗瑪峰、岡仁波齊峰、羊卓雍湖、納木錯、瑪旁雍錯濕地、班公湖、巴松錯、森里錯、拉姆拉錯、當惹雍措、錯納湖...
西藏全區面積120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8,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僅次于新疆,相當于英國、法國、德國、荷蘭和盧森堡5國面積的總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2012年末全區常住人口總數為308萬人,轄4個地級市、3個地區,4個市轄區、72個縣。
西藏南部與西部自東而西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以及克什米爾地區毗鄰,國境線長約3842公里。西藏唐宋時期稱為“吐蕃”,元明時期稱為“烏斯藏”,清代稱為“唐古特”、“圖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間起稱“西藏”至今。
西藏以其雄偉壯觀、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聞名。它地域遼闊,地貌壯觀、資源豐富。自古以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西藏旅游資源豐富,雄奇壯觀的布達拉宮、日日被信徒膜拜的大昭寺、熱鬧的八廓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圣湖納木錯、神山岡仁波齊......所有的一切,使西藏成為獨一無二的旅游勝地,對于許多旅游者,前往西藏旅游是其他任何地方都無可替代的。西藏旅游熱門城市以拉薩為主,而拉薩周邊的日喀則、山南、林芝,都各具特色,不可錯過。游歷西藏,可以看純凈的神山圣湖、喝濃郁的酥油茶、聽藏式情歌悠揚、和當地人跳快樂的鍋莊,聽聽那些歷經千年的神話傳說、看朝圣的信徒長頭叩拜......
西藏 - 西藏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稱為“世界屋脊”,被視為南極、北極之外的“地球第三極”。西藏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主體區域。
青藏高原總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復雜多樣、景象萬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脈,陡峭深切的溝峽以及冰川、裸石、戈壁等多種地貌類型;有分屬寒帶、溫帶、亞熱帶、熱帶的種類繁多的奇花異草和珍稀野生動物,還有垂直分布的“一山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觀等。地貌大致可分為喜馬拉雅山區,藏南谷地,藏北高原和藏東高山峽谷區。
喜馬拉雅高山區,位于藏南,由幾條大致東西走向的山脈組成,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其中位于中尼邊境、地處西藏定日縣境內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頂部長年覆蓋冰雪,其南北兩側的氣候與地貌有很大差別。
藏南谷地,位于岡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即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經的地域。這一帶有許多寬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和湖盆谷地,地形平坦,土質肥沃,是西藏主要的農業區。
藏北高原,位于昆侖山、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間,約占全自治區面積的2/3。由一系列渾圓而平緩的山丘組成,其間夾著許多盆地,是西藏主要的牧業區。
藏東高山峽谷區,即著名的橫斷山地。大致位于那曲以東,為一系列東西走向逐漸轉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其間挾持著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三條大江。山頂終年不化的白雪、山腰茂密的森林與山麓四季常青的田園,構成了峽谷區三江并流的壯麗景觀。
西藏氣候
西藏的氣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氣環流的影響,獨特而且復雜多樣。氣候總體上具有西北嚴寒干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特點。
藏南和藏北氣候差異很大。藏南谷地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8℃,最低月均氣溫-16℃,最高月均氣溫16℃以上。藏北高原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0℃以下,冰凍期長達半年,最高的7月不超過10℃,6~8月較溫暖,雨季多夜雨,冬春多大風。僅就氣候而論,到西藏旅游,3~10月較為適宜,其中6~9月為最佳時節。
西藏是中國太陽輻射能最多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平原地區多一倍或1/3;日照時間也是全國最長的。與中國內地相比,西藏多數地區氣溫偏低,拉薩、日喀則的年平均氣溫比相近緯度的重慶、武漢、上海低10~15℃。阿里地區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盛夏8月白天氣溫僅為10℃左右,夜間氣溫甚至會降至0℃以下。
西藏湖泊
西藏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區,湖泊總面積約2.38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湖泊總面積的30%。1500多個大小不一、景致各異的湖泊錯落鑲嵌于群山莽原之間,其中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有納木錯、色林錯和扎日南木錯,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47個。西藏湖泊類型多樣,幾乎包含了中國湖泊的所有特征;區屬湖泊中,淡水湖少,咸水湖多,初步查明的各類鹽湖大約有251個,總面積約8000平方公里,鹽湖的周圍多有豐饒的牧場,也是多種珍貴野生動物經常成群結隊出沒之地。
西藏最為著名的湖泊有納木錯、羊卓雍湖、瑪旁雍錯、班公湖、巴松錯、森里錯等。在西藏,許多湖泊都被賦予宗教意義。納木錯、瑪旁雍錯、羊卓雍錯,被并稱為西藏的三大“圣湖”。此外,還包括在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拉姆拉錯湖、地處藏北的苯教著名神湖當惹雍措、位于安多縣的熱振活佛“魂湖”——錯納湖等。
西藏 - 西藏人文地理
西藏的宗教主要由雍仲本教、藏傳佛教、民間宗教構成,共有藏傳佛教寺廟1700多處,住寺僧尼約4.6萬人;雍仲本教寺廟約88座,僧侶3000多人,活佛93人,信教群眾13萬以上。
作為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跡貫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從生產到生活,從民俗到信仰,處處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轉山等宗教活動儀式,都源自象雄文化。
西藏的傳統民居多姿多彩,不僅有可隨處遷居的帳篷,也有固定的土木結構的房屋,還有以石為材的碉房,以竹或木為材的竹樓或木樓,甚至還有窯洞。帳篷是西藏牧民家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制作帳篷的材料一般是牛毛,紡線后編織拚縫而成。
藏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其中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為西藏飲食的“四寶”,此外,還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視頻:西藏旅游宣傳片

西藏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西藏地圖地形圖和西藏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西藏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