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黑龍江省
heilongjiang
【黑龍江省旅游推薦】黑龍江省是中國最東北的省份,觀光旅游資源非常富集,世界旅游組織專家把黑龍江旅游形象定位為:黑龍江—中國旅游COOL(酷)省。這是黑龍江省涼爽怡人的氣候,獨特神奇的生態旅游資源,時尚浪漫的旅游產品和獨具地域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的高度概況。尤其是冬季的黑龍江大地,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黑龍江省著名旅游景點介紹
截至2017年,黑龍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處:鏡泊湖、五大連池、太陽島、大沾河風景名勝區。
截至2010年,黑龍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4個:扎龍、興凱湖、寶清七星河、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豐林、涼水、三江、洪河、八岔島、撓力河、牡丹峰、五大連池、呼中、南甕河、鳳凰山、黑龍江烏伊嶺、黑龍江勝山、黑龍江雙河、紅星濕地、珍寶島濕地、穆棱東北紅豆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紅濕地、大沾河濕地、虎口濕地。
截至2017年年底,黑龍江5A景區5個 :哈爾濱市太陽島景區、伊春市湯旺河林海奇石景區(湯旺河國家公園)、牡丹江市鏡泊湖景區、黑河五大連池景區、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北極村旅游景區。
黑龍江省必去的十大旅游景點:哈爾濱中央大街、太陽島、冰雪大世界、興凱湖、鏡泊湖、五大連池、扎龍自然保護區、伊春林海、漠河北極村、湯旺河國家公園。
黑龍江省 - 黑龍江省旅游資源概況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世界上最長的界江——黑龍江、亞洲最大的界湖——興凱湖、全國最大山地堰塞湖——鏡泊湖和最大火山地貌景觀——五大連池、著名的“丹頂鶴的故鄉”——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大慶溫泉、小興安嶺5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森林公園、神州北極——漠河和祖國最早升起太陽的地方——撫遠東極、鶴崗黑龍江界江旅游集合區等十大旅游開發區為核心的黑龍江省北國風光特色旅游全方位開發體系已形成?!皦艋帽┦澜?,清涼養生天堂”將黑龍江打造成為世人關注的旅游圣地。
黑龍江省是中國最東北的省份,面積為45萬多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7%。北部、東部以黑龍江、烏蘇里江為界,與俄羅斯相望;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全境有長10公里以上的河流1700多條,多處平原海拔50-200米。
自然保護區:黑龍江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4處,省級自然保護區35處。其中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第一個大型水禽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與森林公園:黑龍江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有34處,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處,即五大連池、鏡泊湖、太陽島、大沾河;省級風景名勝區30處,即太陽島、明月島、晨星島、興凱湖、蓮花湖、二龍山、桃山等。
黑龍江有96處森林公園,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54處、省級42處。著名的森林公園有五營國家森林公園、哈爾濱國家森林公園、寧安火山口國家森林公園、牡丹江國家森林公園等。
地質公園:黑龍江省地質公園15個,其中世界地質公園1個、國家地質公園5個(五大連池既是世界地質公園,也是國家地質公園)、省級地質公園9個。
黑龍江是中國火山遺跡較多的省區之一,火山活動為其創造了著名的旅游資源,如五大連池市的五大連池、溫泉及熔巖地貌,鏡泊湖的吊水樓瀑布及火山口森林、熔巖隧道等。
黑龍江省夏季涼爽,適宜避暑。夏都哈爾濱是避暑勝地。眾多的江河湖泊和浩瀚的林區也是避暑的好去處。
黑龍江省大部分區域處于中溫帶,山區冬季雪量大,雪期長(120天左右),雪質好,適于滑雪旅游?;┵Y源主要集中在四大區域:哈爾濱市、伊春市、牡丹江市和大興安嶺地區。著名景點有:哈爾濱亞布力滑雪場、海林雪鄉、中國雪谷、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等【黑龍江旅游景點大全】
黑龍江省地域遼闊,四季分明,文化厚重,物產豐富。旅游資源特色鮮明。世界旅游組織專家把黑龍江旅游形象定位為:黑龍江—中國旅游COOL(酷)省。這是黑龍江涼爽怡人的氣候,獨特神奇的生態旅游資源,時尚浪漫的旅游產品和獨具地域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的高度概括。
具體解讀為:“黑龍江——春季活力世界,夏季清涼世界,秋季多彩世界,冬季冰雪世界”。
一是冰雪旅游資源得天獨厚。降雪期達4個多月,坡向、坡度適宜,海拔1000米左右的可建大中型滑雪場的資源點近100處,冰雕、雪塑、冬泳、冬釣資源也十分豐富;
二是森林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大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完達山脈等林區,森林覆蓋率達42.9%,居全國第一,可開發系列森林旅游產品;
三是江河湖泊網絡四布。境內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嫩江、牡丹江、興凱湖、鏡泊湖、五大連池、連環湖、扎龍、蓮花湖等,極具開發價值;
四是濕地類型多、面積大。三江平原濕地達200萬公頃,松嫩平原濕地達123萬公頃,目前保護完整的濕地原始點落超過20萬公頃的有迎春濕地和扎龍濕地,超過10萬公頃的有興凱湖和鏡泊湖濕地,最小的原始濕地也有871公頃。濕地為冷濕環境重要組成部分,最具生態原始品質和生物多樣性;
五是西部和東部草原遼闊。草原占全省土地總面積11.2%,達7600萬畝,屬全國擁有大草原的10個省份之一,草種1000多種,分布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幾大山系與平原交匯處,具有放牧、觀光價值;
六是農業觀光旅游資源富集。全省耕地遼闊、畜牧業較為發達,有洪河農場等現代化大農場,農業旅游發展潛力巨大;
七是野生動植物區系繁多。動物中,陸棲脊椎動物482種、兩棲類13種、水棲類22科近百種。共有高等植物183科737屬2400多種,植被類型多樣,為難得的旅游資源;
八是歷史人文資源特征明顯。古生物化石出土點88處,遠古人類遺址12處,唐代渤海國、遼代、金代、清代“龍興之地”遺址豐富,還有現代歷史紀念地近50處,另有自古以來士人流入的文化遺產;
九是民族文化風情濃郁。黑龍江為滿族世居之地,還有赫哲、鄂倫春、達斡爾等北方少數民族,構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資源;
十是對俄邊境旅游擁有優勢。全省沿邊共有35個市、縣對俄開放,有20多個對俄開放一類客貨口岸;
十一是城市觀光富有特色。哈爾濱的歐亞大陸風情、大慶石油文化、伊春林都風貌和黑河、綏芬河等邊境旅游城市等頗具魅力。加之我省是糧、木、油、煤、畜牧等生產基地和重工、軍工地區,與國內其他省、區、市對比鮮明,形成獨特旅游資源和產品差異。
東北亞最長河流黑龍江
中俄界河黑龍江全長5498公里,流經蒙古、中國、俄羅斯,為東北亞最長的河流,是中國四大河流(包括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
黑龍江,形成東南西伯利亞與中國之間的部分邊界。發源于中國東北、內蒙古北部與西伯利亞之間的邊界,并大體沿這條邊界向東和東南方向流往西伯利亞城市哈巴羅夫斯克(Khabarovsk),然后再從那里轉彎朝東北方向流去,注入韃靼海峽,將西伯利亞和庫頁島分開。
習慣上將黑龍江分成上、中、下游3段。上游始于石勒喀河與額爾古納河匯流處,終于結雅河口(在西伯利亞城市海蘭泡),長約880公里。中游從結雅河延伸至哈巴羅夫斯克,長約960公里。從哈巴羅夫斯克至河口為下游,長亦約為960公里。
其上游流經茂密的落葉松林覆蓋的大興安嶺余脈與阿馬札爾嶺松樹遮蔽的山坡之間的山谷。在西伯利亞阿爾巴濟諾(Albazino)附近,山嶺分開,河流進入開闊的高原地區。中游流入結雅河-布列亞河盆地。河谷左坡與平原融為一體,令人難以覺察,而右坡與小興安嶺毗連。它進而沿著一條峽谷似的狹窄通道穿越小興安嶺,深度和速度遽增。其下游在低矮的、河水漫溢的兩岸間奔流,進入一片浩茫的沼澤,水道將地面切割開來,上面點綴著湖泊和水塘;河床多分支,水道變得很寬。在哈巴羅夫斯克,黑龍江距日本海海岸僅370公里,但其在被錫霍特山脈改變流向后,北流966公里才注入海中。
黑龍江省 - 黑龍江省自然地理
黑龍江省的地勢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臺地、平原和水面構成。西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大興安嶺山地,北部為西北—東南走向的小興安嶺山地,東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脈,土地約占全省總面積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帶約占全省的35.8%;東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國最大的東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總面積的37.0%。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黑龍江省土地條件居全國之首,總耕地面積和可開發的土地后備資源均占全國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農民人均經營耕地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現有耕地1187萬公頃,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于全國其它地區,黑土、黑鈣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黑龍江省盛產大豆、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等糧食作物以及甜菜、亞麻、烤煙等經濟作物。
森林資源:全省林業經營總面積3175萬公頃,占全省土地面積的2/3。有林地面積2007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16.5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43.6%,森林面積、森林總蓄積和木材產量均居全國前列,是國家最重要的國有林區和最大的木材生產基地。森林樹種達100余種,利用價值較高的有30余種。黑龍江省是全國最大的林業省份之一,林業生態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林資源是黑龍江省森林資源的主體,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及完達山。
動植物:高等植物2000余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東北紅豆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野大豆、水曲柳、黃檗、胡桃秋等10種。陸生野生動物476種,其中獸類88種,鳥類361種,爬行類16種,兩棲類11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7種,如東北虎、丹頂鶴等,有黑熊、白枕鶴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66種。
濕地資源:天然濕地434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9.18%。具體分布在三江平原156萬公頃、松嫩平原78萬公頃、大興安嶺85萬公頃、小興安嶺和東部山區115萬公頃。按照類型可劃分四大類,即河流濕地46萬公頃、湖泊濕地43萬公頃、沼澤和沼澤化草甸濕地332萬公頃、庫塘13萬公頃。目前全省擁有扎龍、洪河、興凱湖和三江四塊國際重要濕地。
水資源:全省境內江河湖泊眾多,有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綏芬河五大水系,現有大小湖泊640個、在冊水庫630座,水面達80多萬公頃。黑龍江省是中國水資源較豐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農作物生長期,雨熱同季,生物生長環境良好。
氣候情況
黑龍江省屬溫帶,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雨熱同季,冬季漫長,全省年平均氣溫在5℃--4℃之間,從東南向西北平均每高一個緯度,年平均氣溫約低1℃,嫩江至伊春一線為0℃等值線。全省≥10℃的積溫在2000℃~3000℃。全省無霜期在100-160天,大部分地區的初霜凍在9月下旬出現,終霜凍在4月下旬至五月上旬結束。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多介于400-650毫米。中部山區最多,東部次之,西部和北部最少。5-9月生長季降水量可占全年總量的80%-90%。全省濕潤系數在0.7-1.3之間,西南部地區低于0.7,屬半干旱地區。
全省太陽輻射資源比較豐富。年太陽輻射總量在46×108~50×108焦耳/平方米之間。其中,5-9月的太陽輻射總量占全年的54%-60%。全省日照時數在2300-2800小時,其中生長季日照時數占總量的44%-48%。
風能資源比較豐富。各地年平均風速為2-4米/秒。風力≥3米/秒的時數在松嫩平原、松花江干流谷地和三江平原為4000-5000小時,主要出現在3-6月和10-11月。
黑龍江省 - 黑龍江省人文地理
建制沿革
黑龍江省第一個老省會是黑河市(黑龍江城、璦琿城),第二個省會是嫩江(墨爾根),第三個省會是齊齊哈爾,第四個省會是哈爾濱。哈爾濱也是現在的省會。
現在的黑龍江省并不是原來的黑龍江轄區行政轄地,原來的黑龍江轄區管轄黑龍江流域中上游和外興安嶺西部,現在的黑龍江省只管轄黑龍江南岸和原來吉林的南部部分地區?,F在的黑龍江省是1954年才形成的。
黑龍江古時為肅慎地,漢為挹婁、夫余地。唐屬忽汗州和瀚海都護府(唐朝諸侯國渤海國),遼金為東京、上京二道(路),元歸遼陽行中書省和遼陽行省,元朝軍隊在此駐扎,明屬女真奴兒干都司。清1671年沿黑龍江岸筑城,名黑龍江城,清朝后期后改為黑龍江省。清朝統一全國前,已經加強了對“龍興之地”——東北地區的統治,設盛京總管統轄。為抵御沙俄勢力對黑龍江流域的入侵,1652年,清廷派梅勒章京率兵駐守寧古塔(今海林縣境內)地方,翌年升為昂邦章京。東北地區被劃分為兩大軍事駐防區域,也即兩個行政區域:在中國清朝時期黑龍江流域部分屬黑龍江將軍轄區,流域部分屬吉林將軍轄區。今黑龍江地區大部分位于寧古塔將軍轄區(吉林將軍轄區)之內。
1683年12月,清廷決定,劃出寧古塔將軍(吉林將軍)所轄之西北地區,增設鎮守黑龍江等處地方將軍,簡稱黑龍江將軍,管轄黑龍江將軍轄區。形成盛京、寧古塔、黑龍江三將軍共同守衛東北。這是黑龍江成一個軍事、行政區域并以“黑龍江”命名的開端。
在中國清朝時期黑龍江流域部分屬黑龍江將軍轄區,流域部分屬吉林將軍轄區:寧古塔將軍移住吉林烏拉后,于1757年改稱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之下先后設有黑龍江(璦琿)、墨爾根、齊齊哈爾、呼倫貝爾、呼蘭、布特哈、通肯等7城副都統和興安城副都統銜總管。
1862年(同治元年)開始,黑龍江將軍轄區內取消副都統,相繼設立道、府、廳、州、縣等地方行政建置。
1858年和1860年,沙俄通過不平等的《中俄璦琿和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強行割占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使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的行政區域大為縮小。1900年江東六十四屯被沙皇俄羅斯武力占領。
黑龍江地區是金、清等王朝的發祥地,滿清入關后帶走大量人口移民北京及中原各地,導致黑土地上人煙稀少,邊疆力量薄弱(直接導致黑龍江北烏蘇里江東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國侵占以及日軍輕易占領東北)。20世紀經歷闖關東、開發北大荒的熱潮,100年間將人口44萬的蠻荒小省擴張為人口4000萬的大省...
視頻:黑龍江旅游宣傳片
視頻:紀錄片~龍之江10(神奇的土地)

黑龍江省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黑龍江省地圖地形圖和黑龍江省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黑龍江省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