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臺北故宮博物館
臺北
【臺北故宮博物館旅游推薦】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的一部分,兩院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故宮。兩院孰優應該說是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臺北故宮博物院70萬件藏品堪稱中國文化藝術之寶庫,北京故宮博物院超過了100萬件的珍藏同樣無人匹敵。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侵略者長驅直入,為避免苦心收藏的文物受損,河南博物院精心挑選文物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張,圖書1472套(冊),分裝68箱運往漢口,1938年又運至重慶。1948年底,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
其他單位文物。1949年,國民黨政府從河南博物院存放在重慶的68箱文物中精選38箱運往臺灣,文物以陶器、銅器為主,包括1923年出土的河南鄭公大墓中的珍貴器物。
故宮收藏的文物珍寶,是舉世聞名的文化資產,從帝王收藏到全民共有,傳承有序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其收藏品的年代幾乎囊括了整個中華文化五千余年未曾中斷的歷史,在世界文明史上獨一無二。博物院內65萬件收藏品中,大多數是昔日中國皇室的收集品,皇室的收藏則始自1000多年前的宋朝。
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的一部分,兩院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故宮。兩院孰優應該說是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臺北故宮博物院70萬件藏品堪稱中國文化藝術之寶庫,北京故宮博物院超過了100萬件的珍藏同樣無人匹敵。
臺北故宮博物院占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墻,充滿了中國傳統的宮殿色彩。博物院的主體建筑分為四層,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層是辦公室、圖書館、演講廳;第二層是展覽書畫、銅器、瓷器、侯家莊墓園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層陳列書畫、玉器、法器、雕刻及圖書、文獻、碑帖、織繡等;第四層為各種專題特展。在第三層后面建有一座26米長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距離地面50米,內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長180米,高、寬均為3.6米,分隔成許多小庫房,中間為通道,分類收藏著各種文物。
隨著數位科技廣泛應用在博物館的展覽或硬設備,歷時三年的正館改建工程,于2007年2月改建完工后的新故宮,除了提供煥然一新的展覽手法之外,也增建了數位學習空間,如數位導覽大廳、多媒體放映室、多媒體兒童學習區等,同時持續推動“數位典藏”、“數位博物館”以及“數位學習”等計劃,營造一個無圍墻的博物館。而多樣化的餐飲服務、電影院以及文化商店等等,讓游客不僅可以參觀古文物、欣賞新藝術,甚至為約會地點,視故宮為生活的一部份。
承先啟后,再造新局,改建完工的故宮不僅代表華夏歷史的傳承,展望未來更是與當代社會文化脈絡連結的新起點。

臺北故宮博物館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臺北故宮博物館地圖地形圖和臺北故宮博物館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臺北故宮博物館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