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區景點推薦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旅游推薦】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是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坦桑尼亞國最著名的國家公園,一個有著300多萬只大型哺乳動物的巨大生態系統,植被以開闊草原型植物為主,但在嚴重干旱時幾乎全部變為沙漠。公園由于擁有現今極大規模的動物群落而聞名遐邇。這些動物群在季節性的水源地和草場之間來往遷徙。這些動物有牛羚、斑馬、羚羊、3000多只獅子、斑鬣狗。5月和6月,許多動物從中部平原集體遷徙到西部狹長地帶。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旅游資源概況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Serengeti National Park) 位于東非大裂谷以西,阿魯沙西北偏西130公里處,一部分狹長地帶向西伸入維多利亞湖達8公里,北部延伸到肯尼亞邊境。1940年后成為保護區;1929年,塞倫蓋蒂中部228,600公頃地區被定為狩獵保護區;1951年建成國家公園;1959年得到擴大。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態計劃中塞倫蓋蒂——恩戈羅恩戈羅生物保護區(連同毗鄰的馬蘇瓦狩獵保護區)的一部分得到國際公認,同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是坦桑尼亞國最著名的國家公園,一個有著300多萬只大型哺乳動物的巨大生態系統,植被以開闊草原型植物為主,但在嚴重干旱時幾乎全部變為沙漠。主要植物是馬唐和鼠尾粟(鹽堿土壤的代表植物)等茅草。在較濕潤地區,水蜈蚣屬植物生長占優。公園中部為大片金合歡林地草原。丘陵植物和茂密的林地,以及一些長廊林覆蓋了公園北部的大部分地區。
公園由于擁有現今極大規模的動物群落而聞名遐邇。這些動物群在季節性的水源地和草場之間來往遷徙。這些動物有牛羚、斑馬、羚羊、3000多只獅子、斑鬣狗。5月和6月,許多動物從中部平原集體遷徙到西部狹長地帶。公園的東部原先都是馬賽牧區的一部分。野生動物和家畜共同分享這里的自然資源。馬賽人是東非最大的游牧部族,他們的文化習俗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麄惿w蒂國家公園是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保護區與北部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馬賽馬拉大草原)共同組成了聞名遐邇的塞倫蓋蒂——馬拉生態區。
在藍色暮靄中的塞倫蓋蒂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蘊藏著無限生機,無時不刻上演著的適者生存的故事是這片土地魅力永恒之所在。
塞隆勒拉山谷的長草平原是公園總部所在地,大部分的旅館和野營地也集中在此。塞隆勒拉集中了全非洲最多的獅子和獵豹。沿著河谷而行,不管你什么時候來,都能欣賞到本地的野生動物風光。這里也是全塞倫蓋蒂最好的觀賞獵豹、河馬、鱷魚和大象的地區之一。越過塞隆勒拉,就來到了西部和北部走廊,這里比塞倫蓋蒂的其他地方更為原始、荒涼,來訪的游客也比較少,一般都是在某個適當的季節追隨遷徙的野生動物而來的。
走廊是中部塞倫蓋蒂地區的延伸帶,格魯米提河從它遍布著陡峭丘陵的平原上蜿蜒流過,河的兩岸分布著灌木叢和森林。北部走廊屬于偏遠地區,從那兒可以到風景秀麗的羅伯地區,它還通向肯尼亞邊境和邊界線那頭的馬賽——瑪拉生態區。
經常聽人們說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游客太多,當然,如果你想擁有一次完美的野外體驗,你自然得知道該如何適當安排你的塞倫蓋蒂之行。確實如此,人們往往把旅游期分成幾段,在塞倫蓋蒂、恩戈隆戈羅、曼亞拉和塔朗吉爾這幾個公園里各玩上幾天,這就意味著旅行會集中在少數幾個建有公路的地區。而你要知道。塞倫蓋蒂的大片土地都是荒僻而人煙罕至的,真正熱愛旅行的人們會很高興地去那些縱深地區,那種感受才真是棒極了!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旅游宣傳片視頻
視頻:非洲.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視頻:大遷徙 非洲角馬群的史詩之旅
世界第七大自然奇跡,120萬只非洲角馬的年度大遷徙,氣勢雄偉,視角獨特, 在橫越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大草原和肯尼亞馬塞馬拉平原的3000公里的行程中,角馬群遭遇了沙暴、堿湖以及各種掠食動物如獅子、獵豹、鬣狗、鱷魚的襲擊。本片從各種全新角度展現角馬全年的遷徙之旅,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一部佳片。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地圖

地圖使用指南:
(1)本電子地圖的基本界面是政區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圖;
(2)點擊地圖左上角“地圖-地形”或“衛星圖像”,可以分別顯示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地圖地形圖和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地圖高清衛星圖;
(3)點擊地圖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鍵切換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地圖全屏大圖;
(4)點擊地圖右下角“+ -”,可對地圖進行縮放(手機端也可以用雙手指縮放);
(5)用鼠標可以拖動地圖到任意位置(手機端用手指拖動)。


